mindspore.numpy
MindSpore NumPy工具包提供了一系列类NumPy接口。用户可以使用类NumPy语法在MindSpore上进行模型的搭建。
MindSpore Numpy具有四大功能模块:Array生成、Array操作、逻辑运算和数学运算。
在API示例中,常用的模块导入方法如下:
import mindspore.numpy as np
说明
MindSpore numpy通过组装底层算子来提供与numpy一致的编程体验接口,方便开发人员使用和代码移植。相比于MindSpore的function和ops接口,与原始numpy的接口格式及行为一致性更好,以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。注意:由于兼容numpy的考虑,部分接口的性能可能弱于function和ops接口。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不同类型的接口。
Array生成
生成类算子用来生成和构建具有指定数值、类型和形状的数组(Tensor)。
构建数组代码示例:
import mindspore.numpy as np
import mindspore.ops as ops
input_x = np.array([1, 2, 3], np.float32)
print("input_x =", input_x)
print("type of input_x =", ops.typeof(input_x))
运行结果如下:
input_x = [1. 2. 3.]
type of input_x = Tensor[Float32]
除了使用上述方法来创建外,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建。
生成具有相同元素的数组
生成具有相同元素的数组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full((2, 3), 6, np.float32) print(input_x)
运行结果如下:
[[6. 6. 6.] [6. 6. 6.]]
生成指定形状的全1数组,示例:
input_x = np.ones((2, 3), np.float32) print(input_x)
运行结果如下:
[[1. 1. 1.] [1. 1. 1.]]
生成具有某个范围内的数值的数组
生成指定范围内的等差数组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arange(0, 5, 1) print(input_x)
运行结果如下:
[0 1 2 3 4]
生成特殊类型的数组
生成给定对角线处下方元素为1,上方元素为0的矩阵,示例:
input_x = np.tri(3, 3, 1) print(input_x)
运行结果如下:
[[1. 1. 0.] [1. 1. 1.] [1. 1. 1.]]
生成对角线为1,其他元素为0的二维矩阵,示例:
input_x = np.eye(2, 2) print(input_x)
运行结果如下:
[[1. 0.] [0. 1.]]
接口名 |
概述 |
支持平台 |
返回给定区间内均匀间隔的值。 |
|
|
该函数接受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创建Tensor。 |
|
|
该函数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转换为Tensor。 |
|
|
类似于 |
|
|
用于生成Bartlett窗口。 |
|
|
用于生成Blackman窗口。 |
|
|
返回给定对象的Tensor副本。 |
|
|
用于提取或构造对角线数组。 |
|
|
返回一个可以访问数组的主对角线的索引数组。 |
|
|
返回一个二维数组,其数组输入作为新输出数组的对角线。 |
|
|
返回数组指定的对角线。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和类型的新数组,而不进行初始化。 |
|
|
返回一个shape和类型与给定数组相同的新数组。 |
|
|
返回一个对角线上值为1,其他位置为0的二维Tensor。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、类型,并用 |
|
|
返回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shape和类型的完整数组。 |
|
|
返回在对数刻度(几何级数)上均匀间隔的数字。 |
|
|
返回一个Hamming窗口函数。 |
|
|
返回一个Hanning窗口函数。 |
|
|
计算 |
|
|
返回单位数组。 |
|
|
返回一个表示网格索引的数组。 |
|
|
从多个序列构建一个开放式网格,用于索引的坐标数组。 |
|
|
返回给定区间内均匀间隔的值。 |
|
|
返回在对数刻度上均匀间隔的值。 |
|
|
返回由坐标向量生成的坐标矩阵。 |
|
|
返回一个密集矩阵 |
|
|
返回一个稀疏矩阵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和类型的新Tensor,其中所有元素用1来填充。 |
|
|
返回一个与给定数组 |
|
|
对矩阵进行填充。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和类型的新Tensor,其中所有元素以区间 \([0,1)\)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来填充。 |
|
|
返回从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和类型的新Tensor,并填充来自标准正态分布中的一个(或多个)样本。 |
|
|
返回张量沿对角线的元素之和。 |
|
|
返回一个Tensor,在给定的对角线处及以下元素值为1,在其他位置为0。 |
|
|
返回张量的下三角部分。 |
|
|
返回shape为 |
|
|
返回 |
|
|
返回张量的上三角部分。 |
|
|
返回shape为 |
|
|
返回 |
|
|
生成一个范德蒙德矩阵。 |
|
|
返回一个给定shape和类型的新Tensor,其中所有元素以0来填充。 |
|
|
返回一个与给定数组 |
|
Array操作
操作类算子主要进行数组的维度变换,分割和拼接等。
数组维度变换
矩阵转置,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arange(10).reshape(5, 2) output = np.transpose(input_x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[[0 2 4 6 8] [1 3 5 7 9]]
交换指定轴,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ones((1, 2, 3)) output = np.swapaxes(input_x, 0, 1) print(output.shape)
运行结果如下:
(2, 1, 3)
数组分割
将输入数组平均切分为多个数组,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arange(9) output = np.split(input_x, 3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(Tensor(shape=[3], dtype=Int32, value= [0, 1, 2]), Tensor(shape=[3], dtype=Int32, value= [3, 4, 5]), Tensor(shape=[3], dtype=Int32, value= [6, 7, 8]))
数组拼接
将两个数组按照指定轴进行拼接,代码示例:
input_x = np.arange(0, 5) input_y = np.arange(10, 15) output = np.concatenate((input_x, input_y), axis=0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[ 0 1 2 3 4 10 11 12 13 14]
接口名 |
概述 |
支持平台 |
将值添加到Tensor的末尾。 |
|
|
在指定轴的一维切片上调用给定函数。 |
|
|
在多个轴上重复应用 |
|
|
返回Tensor中非零元素的索引,并按元素分组。 |
|
|
将一个Tensor切分为多个Sub-Tensors。 |
|
|
返回数组中数据的字符串表示形式。 |
|
|
将输入转换为至少一维的数组。 |
|
|
将输入重新调整为至少二维的数组。 |
|
|
将输入重新调整为至少三维的数组。 |
|
|
将任意数量的数组广播到共同的shape。 |
|
|
将数组广播到新shape。 |
|
|
从索引数组和要选择的数组列表构造一个新数组。 |
|
|
将一维Tensor作为列堆叠为二维Tensor。 |
|
|
沿现有轴连接一系列Tensor。 |
|
|
沿第三轴(深度)将Tensor分割为多个sub-tensor。 |
|
|
按顺序在深度方向(沿第三轴)堆叠Tensor。 |
|
|
扩展Tensor的shape。 |
|
|
沿给定轴反转数组中的元素顺序。 |
|
|
在左右方向上翻转每行中的元素。 |
|
|
在上下方向上翻转每列中的元素。 |
|
|
水平(按列)将Tensor分割为多个sub-tensor。 |
|
|
按顺序水平堆叠Tensor。 |
|
|
查找两个Tensor的交集。 |
|
|
将数组的轴移动到新位置。 |
|
|
执行分段定义的函数。 |
|
|
返回一个连续的展平Tensor。 |
|
|
重复数组的元素。 |
|
|
在不改变数据的情况下重塑一个Tensor。 |
|
|
将Tensor沿给定的轴进行滚动。 |
|
|
将指定轴向后滚动,直到它位于给定的位置。 |
|
|
将Tensor在指定的轴平面内旋转90度。 |
|
|
根据条件从 |
|
|
计算两个Tensor的差集。 |
|
|
返回沿给定轴的元素数量。 |
|
|
将一个Tensor沿指定轴分割为多个sub-tensor。 |
|
|
返回删除指定 axis 中大小为1的维度后的Tensor。 |
|
|
沿新轴连接一系列数组。 |
|
|
交换Tensor的两个轴。 |
|
|
从数组中沿指定轴提取元素。 |
|
|
根据一维索引和数据切片从输入数组中提取值。 |
|
|
通过重复 |
|
|
反转或交换Tensor的轴;返回修改后的Tensor。 |
|
|
返回去重后的Tensor元素。 |
|
|
将一维索引或一维索引数组转换为坐标数组的tuple。 |
|
|
垂直(按行)将Tensor分割为多个sub-tensor。 |
|
|
按顺序垂直堆叠Tensor。 |
|
|
根据 |
|
逻辑运算
逻辑运算类算子主要进行各类逻辑相关的运算。
相等(equal)和小于(less)计算代码示例如下:
input_x = np.arange(0, 5)
input_y = np.arange(0, 10, 2)
output = np.equal(input_x, input_y)
print("output of equal:", output)
output = np.less(input_x, input_y)
print("output of less:", 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output of equal: [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]
output of less: [False True True True True]
接口名 |
概述 |
支持平台 |
当输入数组shape相同且所有元素相等时,返回 True。 |
|
|
当输入数组shape一致且所有元素相等时,返回 |
|
|
逐元素返回 \((x1 == x2)\) 的真值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 \((x1 > x2)\) 的真值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 \((x1 >= x2)\) 的真值。 |
|
|
测试一维数组的每个元素是否也存在于第二个数组中。 |
|
|
返回一个bool类型的Tensor,用于表示两个Tensor在给定的容差范围内是否逐元素相等。 |
|
|
逐元素测试是否为有限数(不是无穷大或非数值)。 |
|
|
在 |
|
|
逐元素测试是否为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。 |
|
|
逐元素测试是否为NaN,并将结果返回为bool数组。 |
|
|
逐元素测试是否为负无穷大,并将结果返回为bool数组。 |
|
|
逐元素测试是否为正无穷大,并将结果返回为bool数组。 |
|
|
如果元素的类型是标量类型,则返回True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 \((x1 < x2)\) 的真值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 \((x1 <= x2)\) 的真值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 |
|
|
逐元素计算 |
|
|
逐元素计算 |
|
|
逐元素计算 |
|
|
逐元素返回 |
|
|
逐元素扫描元素的符号位,如果符号位为1(即元素小于0)则返回True。 |
|
|
测试沿给定轴是否有任意数组元素为True。 |
|
数学运算
数学运算类算子包括各类数学相关的运算:加减乘除乘方,以及指数、对数等常见函数等。
数学计算支持类似NumPy的广播特性。
加法
以下代码实现了 input_x 和 input_y 两数组相加的操作:
input_x = np.full((3, 2), [1, 2]) input_y = np.full((3, 2), [3, 4]) output = np.add(input_x, input_y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[[4 6] [4 6] [4 6]]
矩阵乘法
以下代码实现了 input_x 和 input_y 两矩阵相乘的操作:
input_x = np.arange(2*3).reshape(2, 3).astype('float32') input_y = np.arange(3*4).reshape(3, 4).astype('float32') output = np.matmul(input_x, input_y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[[20. 23. 26. 29.] [56. 68. 80. 92.]]
求平均值
以下代码实现了求 input_x 所有元素的平均值的操作:
input_x = np.arange(6).astype('float32') output = np.mean(input_x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2.5
指数
以下代码实现了自然常数 e 的 input_x 次方的操作:
input_x = np.arange(5).astype('float32') output = np.exp(input_x) print(output)
运行结果如下:
[ 1. 2.7182817 7.389056 20.085537 54.59815 ]
接口名 |
概述 |
支持平台 |
逐元素计算绝对值。 |
|
|
逐元素相加两个参数。 |
|
|
返回数组的最大值或沿指定轴的最大值。 |
|
|
返回数组的最小值或沿指定轴的最小值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余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双曲余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正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双曲正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正切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 \(x1/x2\) 的反正切,并正确选择象限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反双曲正切。 |
|
|
返回沿指定轴最大值的索引。 |
|
|
返回沿指定轴最小值的索引。 |
|
|
向给定的小数位数四舍五入。 |
|
|
沿指定轴计算加权平均值。 |
|
|
计算数组中非负int值的出现次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两个数组的按位与运算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两个数组的按位或运算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两个数组的按位异或运算。 |
|
|
返回Tensor的立方根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返回输入的向上取整结果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裁剪(限制)数组的值。 |
|
|
返回两个一维序列的离散线性卷积。 |
|
|
将 x1 的符号更改为 x2 的符号,逐元素执行。 |
|
|
返回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。 |
|
|
两个一维序列的互相关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余弦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双曲余弦。 |
|
|
计算Tensor x 中的非零值数量。 |
|
|
给定数据和权重,估算一个协方差矩阵。 |
|
|
返回两个向量(数组)的叉积。 |
|
|
返回沿给定 axis 的元素的累计乘积。 |
|
|
返回沿给定 axis 的元素的累计和。 |
|
|
将角度从角度制转换为弧度制。 |
|
|
计算沿给定 axis 的n阶离散差分。 |
|
|
返回输入数组中每个值所属的桶的索引。 |
|
|
返回输入的真除法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同时返回逐元素的商和余数。 |
|
|
返回两个数组的点积。 |
|
|
计算Tensor中连续元素之间的差值。 |
|
|
计算输入数组中所有元素的指数。 |
|
|
计算输入数组中所有值 p 的 |
|
|
计算数组中所有元素的 |
|
|
舍入至最接近零的相邻整数。 |
|
|
第一个数组逐元素计算幂次方,指数为第二个数组中对应的元素。 |
|
|
返回输入的向下取整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对输入进行除法运算,返回小于等于除法结果的最大整数。 |
|
|
返回除法的逐元素余数。 |
|
|
返回 |
|
|
返回一个N维数组的梯度。 |
|
|
计算Heaviside阶跃函数。 |
|
|
计算数据集的直方图。 |
|
|
计算数据的二维直方图。 |
|
|
计算数据的多维直方图。 |
|
|
给定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,返回其斜边。 |
|
|
返回两个Tensor的内积。 |
|
|
用于单调递增的样本点的一维线性插值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按位取反或按位非。 |
|
|
两个数组的Kronecker积。 |
|
|
返回 |
|
|
返回自然对数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x 的以10为底的对数。 |
|
|
返回1加上输入数组的自然对数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x 的以2为底的对数。 |
|
|
计算输入指数取幂的和的对数。 |
|
|
计算输入指数取幂的和的以2为底对数。 |
|
|
返回两个数组的矩阵乘积。 |
|
|
计算方阵以整数 n 为指数的幂。 |
|
|
逐元素比较两个数组,返回每对数组元素中的最大值。 |
|
|
沿指定轴计算算术平均值。 |
|
|
逐元素比较两个数组,返回每对数组元素中的最小值。 |
|
|
计算两个或更多个数组的点积,同时自动选择最快的计算顺序。 |
|
|
参数逐元素相乘。 |
|
|
返回给定轴上数组元素的累积和,将NaN(非数值)视为零。 |
|
|
返回数组的最大值或沿某个轴的最大值,忽略NaN。 |
|
|
沿指定轴计算算术平均值,忽略NaN。 |
|
|
返回数组的最大值或沿某个轴的最大值,忽略NaN。 |
|
|
计算指定轴上元素的标准差,忽略NaN。 |
|
|
计算指定轴上元素的总和,将NaN(非数值)视为零。 |
|
|
计算指定轴上的方差,忽略NaN。 |
|
|
数值符号取反,逐元素操作。 |
|
|
矩阵或向量的范数。 |
|
|
计算两个向量的外积。 |
|
|
找到两个多项式的和。 |
|
|
返回多项式指定阶数的导数。 |
|
|
返回多项式的一个反导数(不定积分)。 |
|
|
求两个多项式的积。 |
|
|
两个多项式的差(减法)。 |
|
|
在特定值处求多项式的值。 |
|
|
数值取正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第一个数组的元素以第二个数组的元素为指数逐元素求幂。 |
|
|
返回 type1 与 type2 都可以安全转换的最小位数和最小标量类型的数据类型。 |
|
|
沿某个轴的值范围(最大值 - 最小值)。 |
|
|
将角从弧度制转换为角度制。 |
|
|
将角从角度制转换为弧度制。 |
|
|
将元素为索引数组的tuple转换为展平的索引数组,并对多重索引应用边界模式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入参的倒数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除法余数。 |
|
|
返回对入参使用类型提升规则所得的类型。 |
|
|
将数组的元素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。 |
|
|
找到每个元素的插入索引,使得插入后的数组保持原有升降序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数的符号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三角正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双曲正弦函数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数组的非负平方根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输入的平方。 |
|
|
沿指定轴计算标准差。 |
|
|
逐元素减去给定参数。 |
|
|
返回指定轴上数组元素的总和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正切值。 |
|
|
逐元素计算双曲正切值。 |
|
|
沿指定轴计算Tensor的点积。 |
|
|
使用复合梯形规则沿给定轴进行积分。 |
|
|
返回输入的真除法,逐元素计算。 |
|
|
逐元素返回输入的截断值。 |
|
|
通过加或减 |
|
|
计算沿指定轴的方差。 |
|
MindSpore Numpy与MindSpore特性结合
mindspore.numpy能够充分利用MindSpore的强大功能,实现算子的自动微分,并使用图模式加速运算,帮助用户快速构建高效的模型。同时,MindSpore还支持多种后端设备,包括Ascend、GPU和CPU等,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设置。以下提供了几种常用方法:
jit 装饰器: 将代码包裹进图模式,用于提高代码运行效率。
GradOperation: 用于自动求导。
mindspore.set_context: 用于设置运行模式和后端设备等。
mindspore.nn.Cell: 用于建立深度学习模型。
使用示例如下:
jit 装饰器使用示例
首先,以神经网络里经常使用到的矩阵乘与矩阵加算子为例:
import mindspore.numpy as np x = np.arange(8).reshape(2, 4).astype('float32') w1 = np.ones((4, 8)) b1 = np.zeros((8,)) w2 = np.ones((8, 16)) b2 = np.zeros((16,)) w3 = np.ones((16, 4)) b3 = np.zeros((4,)) def forward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: x = np.dot(x, w1) + b1 x = np.dot(x, w2) + b2 x = np.dot(x, w3) + b3 return x print(forward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)
运行结果如下:
[[ 768. 768. 768. 768.] [2816. 2816. 2816. 2816.]]
对上述示例,我们可以借助 jit 装饰器将所有算子编译到一张静态图里以加快运行效率,示例如下:
from mindspore import jit forward_compiled = jit(forward) print(forward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)
运行结果如下:
[[ 768. 768. 768. 768.] [2816. 2816. 2816. 2816.]]
说明
目前静态图不支持在Python交互式模式下运行,并且有部分语法限制。
GradOperation使用示例
GradOperation 可以实现自动求导。以下示例可以实现对上述没有用 jit 修饰的 forward 函数定义的计算求导。
from mindspore import ops grad_all = ops.GradOperation(get_all=True) print(grad_all(forward)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)
运行结果如下:
(Tensor(shape=[2, 4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, 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]), Tensor(shape=[4, 8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[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 ...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], [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 ...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], 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 ...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 [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 ...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]]), ... Tensor(shape=[4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]))
如果要对 jit 修饰的 forward 计算求导,需要提前使用 set_context 设置运算模式为图模式,示例如下:
from mindspore import jit, set_context, GRAPH_MODE, ops set_context(mode=GRAPH_MODE) grad_all = ops.GradOperation(get_all=True) print(grad_all(jit(forward))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)
运行结果如下:
(Tensor(shape=[2, 4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, 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]), Tensor(shape=[4, 8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[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 ...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, 2.56000000e+02], [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 ...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, 3.84000000e+02], [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 ...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, 5.12000000e+02] [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 ...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, 6.40000000e+02]]), ... Tensor(shape=[4], dtype=Float32, value= [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, 2.00000000e+00]))
更多细节可参考 API GradOperation 。
mindspore.set_context使用示例
MindSpore支持多后端运算,可以通过 mindspore.set_context 进行设置。mindspore.numpy 的多数算子可以使用图模式或者PyNative模式运行,也可以运行在CPU,CPU或者Ascend等多种后端设备上。
from mindspore import set_context, GRAPH_MODE, PYNATIVE_MODE # Execution in static graph mode set_context(mode=GRAPH_MODE) # Execution in PyNative mode set_context(mode=PYNATIVE_MODE) # Execution on CPU backend set_context(device_target="CPU") # Execution on GPU backend set_context(device_target="GPU") # Execution on Ascend backend set_context(device_target="Ascend") ...
更多细节可参考 API mindspore.set_context 。
mindspore.numpy使用示例
这里提供一个使用 mindspore.numpy 构建网络模型的示例。
mindspore.numpy 接口可以定义在 nn.Cell 代码块内进行网络的构建,示例如下:
import mindspore.numpy as np from mindspore import set_context, GRAPH_MODE from mindspore.nn import Cell set_context(mode=GRAPH_MODE) x = np.arange(8).reshape(2, 4).astype('float32') w1 = np.ones((4, 8)) b1 = np.zeros((8,)) w2 = np.ones((8, 16)) b2 = np.zeros((16,)) w3 = np.ones((16, 4)) b3 = np.zeros((4,)) class NeuralNetwork(Cell): def construct(self, 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: x = np.dot(x, w1) + b1 x = np.dot(x, w2) + b2 x = np.dot(x, w3) + b3 return x net = NeuralNetwork() print(net(x, w1, b1, w2, b2, w3, b3))
运行结果如下:
[[ 768. 768. 768. 768.] [2816. 2816. 2816. 2816.]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