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档反馈

问题文档片段

问题文档片段包含公式时,显示为空格。

提交类型
issue

有点复杂...

找人问问吧。

PR

小问题,全程线上修改...

一键搞定!

请选择提交类型

问题类型
规范和低错类

- 规范和低错类:

- 错别字或拼写错误,标点符号使用错误、公式错误或显示异常。

- 链接错误、空单元格、格式错误。

- 英文中包含中文字符。

- 界面和描述不一致,但不影响操作。

- 表述不通顺,但不影响理解。

- 版本号不匹配:如软件包名称、界面版本号。

易用性

- 易用性:

- 关键步骤错误或缺失,无法指导用户完成任务。

- 缺少主要功能描述、关键词解释、必要前提条件、注意事项等。

- 描述内容存在歧义指代不明、上下文矛盾。

- 逻辑不清晰,该分类、分项、分步骤的没有给出。

正确性

- 正确性:

- 技术原理、功能、支持平台、参数类型、异常报错等描述和软件实现不一致。

- 原理图、架构图等存在错误。

- 命令、命令参数等错误。

- 代码片段错误。

- 命令无法完成对应功能。

- 界面错误,无法指导操作。

- 代码样例运行报错、运行结果不符。

风险提示

- 风险提示:

- 对重要数据或系统存在风险的操作,缺少安全提示。

内容合规

- 内容合规:

- 违反法律法规,涉及政治、领土主权等敏感词。

- 内容侵权。

请选择问题类型

问题描述

点击输入详细问题描述,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。

横向联邦-局部差分隐私SignDS训练

查看源文件

隐私保护背景

联邦学习通过让参与方只上传本地训练后的新模型或更新模型的update信息,实现了client用户不上传原始数据集就能参与全局模型训练的目的,打通了数据孤岛。这种普通场景的联邦学习对应MindSpore联邦学习框架中的默认方案,启动server时,encrypt_train_type开关默认为not_encrypt,联邦学习教程中的安装部署应用实践都默认使用这种方式,是没有任何加密扰动等保护隐私处理的普通联邦求均方案,为方便描述,下文以not_encrypt来特指这种默认方案。

这种联邦学习方案并不是毫无隐私泄漏的,使用上述not_encrypt方案进行训练,服务端Server收到客户端Client上传的本地训练模型,仍可通过一些攻击方法[1]重构用户训练数据,从而泄露用户隐私,所以not_encrypt方案需要进一步增加用户隐私保护机制。

联邦学习中客户端Client每轮接收的全局模型oldModel都是由服务端Server下发的,不涉及用户隐私问题。但各客户端Client本地训练若干epoch后得到的本地模型newModel拟合了其本地隐私数据,所以隐私保护重点是二者的权重差值newModel-oldModel=update

MindSpore Federated框架中已实现的DP_ENCRYPT差分噪声方案通过向update迭加高斯随机噪声进行扰动,实现隐私保护。但随着模型维度增大,update范数增大会使噪声增大,从而需要较多的客户端Client参与同一轮聚合,以中和噪声影响,否则模型收敛性和精度会降低。如果设置的噪声过小,虽然收敛性和精度与not_encrypt方案性能接近,但隐私保护力度不够。同时每个客户端Client都需要发送扰动后的模型,随着模型增大,通信开销也会随之增大。我们期望手机为代表的客户端Client,以尽可能少的通信开销,即可实现全局模型的收敛。

算法流程介绍

SignDS[2]是Sign Dimension Select的缩写,处理对象是客户端Client的update。准备工作:把update的每一层Tensor拉平展开成一维向量,连接在一起,拼接向量维度数量记为d

一句话概括算法:每个参与方仅上传重要维度的信息,信息包括它们的梯度方向和隐私保护的步长。分别对应下图中的SignDS和MagRR(Magnitude Random Response)模块。

signds

下面举例来说明:现有3个客户端Client1,2,3,其update拉平展开后为d=8维向量,服务端Server计算这3个客户端Client的avg,并用该值更新全局模型,即完成一轮联邦学习。

Client

d_1

d_2

d_3

d_4

d_5

d_6

d_7

d_8

1

0.4

0.1

-0.2

0.3

0.5

0.1

-0.2

-0.3

2

0.5

0.2

0

0.1

0.3

0.2

-0.1

-0.2

3

0.3

0.1

-0.1

0.5

0.2

0.3

0

0.1

avg

0.4

0.13

-0.1

0.3

0.33

0.2

-0.1

-0.13

SignDS

应选择重要性较高的维度,重要性衡量标准是取值的大小,需要对update进行排序。update取值正负代表不同的更新方向,故每轮联邦学习中,客户端Client的sign值各有0.5的概率1-1。如果sign=1,则将最大的kupdate维度记为topk集合,剩余的记为non-topk集合;如果sign=-1,则将最小的k个记为topk集合。

如果服务端Server指定总共选择的维度数量h,客户端Client会直接使用该值,否则各客户端Client会本地计算出最优的输出维度h

随后SignDS算法会输出应从topk集合和non-topk集合中选择的维度数量(记为v),如下表中示例,两个集合总共挑选维度h=3。

客户端Client按照SignDS算法输出的维度数量,均匀随机挑选维度,将维度序号和sign值发送至服务端Server,维度序号如果按照先从topk挑选,再从non-topk挑选的顺序输出,则需要对维度序号列表index进行洗牌打乱操作,下表为该算法各客户端Client最终传输至服务端Server的部分信息:

Client

index

sign

1

1,5,8

1

2

2,3,4

-1

3

3,6,7

1

MagRR

服务端Server收到客户端发来的维度方向,但不清楚在该方向要更新的步长是多少。通常来讲,在训练初期,步长往往很大,随着训练逐渐收敛,步长缩小。步长变化的大致趋势如下图所示:

step_length

服务端Server希望估计一个针对实际步长r的动态范围[0,2rest],进而计算全局学习率lrglobal=2restnumclients

r的调整采用类似二分法思路。具体流程如下:

  1. 训练开始前,服务端初始化一个较小的rest(不会对模型收敛方向造成过大影响);

  2. 每轮本地训练后,参与方计算真实幅值r(topk维度的均值),并根据当前云侧下发的restr以一定规则转换为b

  3. 参与方对b进行本地差分Binary Randomized Response(BRR)扰动,并将结果上传。

整个训练过程分为两个阶段,即快增长阶段和收缩阶段。参与方在两个阶段进行rb转换和服务端更新rest的规则略有不同:

  • 快增长阶段,选取一个较小的rest,如e5。此时,需要以一定倍数扩大rest。 因此定义:

    b={0r[2rest,]1r[0,2rest)]

    服务端聚合所有端侧随机响应结果进行频率统计,计算众数B, 若B=0,则认为目前rest未到达𝑟的范围,需继续增大rest; 若B=1,则认为rest已到达𝑟的范围,保持rest不变。

  • 收缩阶段,需要根据r的变化微调rest。因此定义:

    b={0r[rest,]1r[0,rest)]

    计算B,若B=0,则认为目前restr较为接近,保持rest不变; 若B=1,则认为r普遍小于rest,则将rest减半。

服务端Server根据各客户端Client上传的维度序号,sign值和rest,构建带隐私保护的update,对所有update进行聚合平均并更新当前oldModel即完成一轮联邦学习。下表展示了2restnumclients=1时的聚合情况。

Client

d_1

d_2

d_3

d_4

d_5

d_6

d_7

d_8

1

1

0

0

0

1

0

0

1

2

0

-1

-1

-1

0

0

0

0

3

0

0

1

0

0

1

1

0

avg

1/3

-1/3

0

-1/3

1/3

1/3

1/3

1/3

SignDS方案使端侧client只上传算法输出的int类型维度序号列表,一个布尔类型的随机Sign值和对估计值的反馈结果到云侧,相比普通场景中上传数万float级别的完整模型权重或梯度,通讯开销显著降低。从实际重构攻击的角度来看,云侧仅获得维度序号、代表梯度更新方向的一个Sign值和隐私保护的步长估计反馈值,攻击更加难以实现。整体方案的数据流字段如下图所示:

flow

隐私保护证明

差分隐私噪声方案通过加噪的方式,让攻击者无法确定原始信息,从而实现隐私保护;而差分隐私SignDS方案只激活部分维度,且用sign值代替原始值,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用户隐私。进一步的,利用差分隐私指数机制让攻击者无法确认激活的维度是否是重要(来自topk集合),且无法确认输出维度中来自topk的维度数量是否超过给定阈值。

基于指数机制的维度选择机制

对于每个客户端Client的任意两个update ΔΔ ,其topk维度集合分别是 StopkStopk ,该算法任意可能的输出维度集合是 JJ ,记 ν=|StopkJ|ν=|StopkJ|Jtopk 集合交集的数量,算法使得以下不等式成立:

Pr[J|Δ]Pr[J|Δ]=Pr[J|Stopk]Pr[J|Stopk]=exp(ϵϕuu(Stopk,J))JJexp(ϵϕuu(Stopk,J))exp(ϵϕuu(Stopk,J))JJexp(ϵϕuu(Stopk,J))=exp(ϵ𝟙(ννth))τ=0τ=νth1ωτ+τ=νthτ=hωτexp(ϵ)exp(ϵ𝟙(ννth))τ=0τ=νth1ωτ+τ=νthτ=hωτexp(ϵ)=exp(ϵ𝟙(ννth))exp(ϵ𝟙(ννth))exp(ϵ1)exp(ϵ0)=exp(ϵ),

证明该算法满足局部差分隐私。

局部差分隐私-随机响应机制

参与方收到服务端下发的估计值,在本地训练完成后,计算真实update的topk维度权重均值,根据magRR策略输出0或1,我们认为0或1仍然带有权重均值范围信息,则需要进一步保护。

随机响应机制的输入为待保护数据(b{0,1})和隐私参数ϵ,按照一定的概率对数据进行翻转,输出b^{0,1},规则如下:

b^={bwithprobabilityP1bwithprobability1P

其中P=eϵ1+eϵ

基于随机响应机制的频率统计

通过随机响应的方式使敌手很难区分真实数据和扰动数据,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,但也会影响云侧统计任务的可用性。服务端可通过降噪的方式近似的真实统计频率值,但很难逆向推断出用户的真实输入。记N为一轮参与方总数,NT为原始为1的总数,NC为服务端收集到的1的总数,则有:

NTP+(NNT)(1P)=NCNT=NCN+NP2P1

准备工作

若要使用该算法,首先需要成功完成任一端云联邦场景的训练聚合过程,实现一个端云联邦的图像分类应用(x86)详细介绍了数据集、网络模型等准备工作,以及模拟启动多客户端参与联邦学习的流程。

算法开启脚本

本地差分隐私SignDS训练目前只支持端云联邦学习场景。开启方式需要在启动云侧服务时,在yaml文件中更改下列参数配置,云侧完整启动脚本可参考云侧部署,这里给出启动该算法的相关参数配置。以LeNet任务为例,yaml相关配置如下:

encrypt:
  encrypt_train_type: SIGNDS
  ...
  signds:
    sign_k: 0.2
    sign_eps: 100
    sign_thr_ratio: 0.6
    sign_global_lr: 0.1
    sign_dim_out: 0

具体样例可参考图像分类应用 云侧代码实现给出了各个参数的定义域,若不在定义域内的,Server会报错提示定义域。以下参数改动的前提是保持其余4个参数不变:

  • sign_k:(0,0.25],k*inputDim>50. default=0.01,inputDim是模型或update的拉平长度,若不满足,端侧警告。排序update,占比前k(%)的组成topk集合。减少k,则意味着要从更重要的维度中以较大概率挑选,输出的维度会减少,但维度更重要,无法确定收敛性的变化,用户需观察模型update稀疏度来确定该值,当比较稀疏时(update有很多0),则应取小一点。

  • sign_eps:(0,100],default=100。隐私保护预算,数序符号为ϵ,简写为eps。eps减少,挑选不重要的维度概率会增大,隐私保护力度增强,输出维度减少,占比不变,精度降低。

  • sign_thr_ratio:[0.5,1],default=0.6。激活的维度中来自topk的维度占比阈值下界。增大会减少输出维度,但输出维度中来自topk的占比会增加,当过度增大该值,要求输出中更多的来自topk,为了满足要求只能减少总的输出维度,当client用户数量不够多时,精度下降。

  • sign_global_lr:(0,),default=1。该值乘上sign来代替update,直接影响收敛快慢与精度,适度增大该值会提高收敛速度,但有可能让模型震荡,梯度爆炸。如果每个client用户本地跑更多的epoch,且增大本地训练使用的学习率,那么需要相应提高该值;如果参与聚合的client用户数目增多,那么也需要提高该值,因为重构时需要把该值聚合再除以用户数目,只有增大该值,结果才保持不变。若参与聚合的新版本(r0.2)参与方占比不足5%,则MagRR算法的lrglobal直接调整为该入参。

  • sign_dim_out:[0,50],default=0。若给出非0值,client端直接使用该值,增大该值输出的维度增多,但来自topk的维度占比会减少;若为0,client用户要计算出最优的输出参数。eps不够大时,若增大该值,则会输出很多non-topk的不重要维度导致影响模型收敛,精度下降;当eps足够大时,增大该值会让更多的用户重要的维度信息离开本地,精度提升。

LeNet实验结果

使用3500_clients_bin其中的100个client数据集,联邦聚合600个iteration,每个client本地运行20个epoch,端侧本地训练使用学习率为0.01,SignDS相关参数为k=0.2,eps=100,ratio=0.6,lr=4,out=0,Loss和Auc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。端侧训练结束上传到云侧的数据长度为266084,但SignDS上传的数据长度仅为656。

loss

参考文献

[1] Ligeng Zhu, Zhijian Liu, and Song Han. Deep Leakage from Gradients. NeurIPS, 2019.

[2] Xue Jiang, Xuebing Zhou, and Jens Grossklags. “SignDS-FL: Local Differentially-Private Federated Learning with Sign-based Dimension Selection.” 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, 2022.